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十八章 料罗湾(二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晏世轮考虑的是,大明和荷兰之间爆发的料罗湾海战,实际上是在五年之后,看来自己的一番动作,还是改变了很多历史。料罗湾海战是中国古代是规模比较大的海战之一,明方面投入了战舰150多艘,士兵几万人,荷兰人方面印支殖民总部派遣了最强大的武力,共计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战舰。在规模上不亚于鸦片战争,同样是武器落后于西方,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。料罗湾大捷使荷兰人不得不屈尊于中国海商集团的实力,从此荷兰人每年向郑芝龙商的船队缴纳1万法郎的进贡,才可以保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水域的安全。在17世纪的远东水域完全变成了由中国海商一家了算的天下。

    从宁凤晨处得来的信息是,荷兰宫廷方面认为,东方的丝绸、茶叶、瓷器等,实在是太有赚头了,不能让卑鄙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独享。为夺占中国对外贸易权.禁止西班牙人、葡萄人介入与中国交易。而且整个荷兰都认为,以“先进”的大炮武器攻击中国,这些性能优异的快速战舰“盖伦”定会十拿九稳。所以计划派出十一艘盖伦战舰,交由普特曼斯指挥,另有旗舰密德堡号一同出发,此外还计划联络大明当地海域的海盗一同参与,如何能煽动黄皮肤的人之间互相大战,那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一切都与历史吻合,除了随行的特罗普副舰长。由于上次在东方的惨败,侥幸逃回荷兰的特罗普,一上岸就被革职查办。但是后来的几次对英国人的规模战斗,还是让他戴罪立功,他不明白的是,为什么现在满世界都是黄种人呢?上次打败他的那个什么宁凤晨,竟然在瑞典战船一方出现,而且还占领了个什么汉堡港,虽然都是穷地方,但是仍然让高傲的特罗普不爽。他此行,完全是为了复仇,因为他相信,这次如此规模的海战,作为大明东南水师主力的宁凤晨不会拒绝。

    其实,现在还很年轻的特罗普大错特错了。宁凤晨很能打,但是他不是大明水师主力,恰恰相反,宁凤晨对于海战除了单挑外,啥也不是。宁凤晨是个出色的陆军指挥官,此刻正忙于组建古斯塔夫的新“国王卫队”。通过一系列战斗,宁凤晨手下的军官们,非常融洽的融入到了古斯塔夫体系当中,大家都是非常要好的战友和朋友。同样的,宗钧杰也以勇士的待遇,带领几百个老弟兄,混进了华伦斯坦的队伍,与宗钧杰一样,宁凤晨也很忙,根本不会理睬什么“海战”。

    晏世轮现在虽然作为整个苍南县、基隆、淡水、琉球南方诸岛的最高领导者,对于金乡所还没有万炎武了解。宗钧杰被派到了欧洲,现在只有万炎武履行金乡所幕府军政司的职责。为了更加的知己知彼,晏世轮提议万炎武先去金乡所造船基地看看。自从有了欧洲源源不断供应的优质木材,结合着已有的台湾木料、日本木料,金乡所的造船业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万炎武立即领着晏世轮,来到了苍南东南角,金乡所南侧的造船总厂。现金乡军体系内,成规模可以建造“平倭”级战船以上的,共有造船厂六处,金乡所有一处最大的总厂,基隆、淡水两城各有两处,而在琉球的与那国岛上,也有一处。

    晏世轮乘坐在改进的四轮马车内,感受着生产进步带来的美好——改良的木质差速轮,使得转向更加的灵活,而橡胶的应用,使得行驶更加平稳,虽然是实心轮胎,仍然对于整车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提高。而橡胶不仅仅用在轮胎上,整车的各个接触部位,都少不了橡胶缓冲的处理,带来的结果就是,整车运行时,几乎没有什么噪音和颠簸,这已经与他前世时候乘坐的公交车非常相似了。这种程度的颠簸,里面的人员几乎感觉不到,所以“基隆商馆”最近推出的马车,已经开始大卖、热卖,汪才枫再也不用为了银子而发愁了。而且随着改良的四轮马车走向大明,也催生了大明另一个产业——四轮马车修理业。无数的修理铺雨后春笋的冒了出来,或者在各地的木匠所、铁匠铺里也有无数的兼职修理员。这年头要是哪个官宦人家要是没有一辆基隆造马车,还真是稀奇事了。

    来到金乡港港口外的造船总厂,晏世轮感觉到了震撼。没错,就是震撼。虽然前世见过无数的大场面,也在基隆看到过宏伟无比的基隆船长,但是和金乡总厂一比,完全是巫见大巫。只见近处一群海鸥悠闲的扑腾着翅膀,游弋于蓝天大海之间。海鸥下面是碧波浪涛,浪花拍打在了船厂外的防波堤上。最先映入眼帘的,是两艘接近完成的“灭虏”级战船,其中一艘,就是晏世轮定的旗舰“基隆”号。这十艘即将完成的战船,正在进行着甲板的敷设。由于暂时不能入水,现在两艘船全部一字排开,为了便于将来的下水,所有船只都摆在了浅滩上面。每艘船下方支撑着无数的木质支撑杆,以防止船只倾倒,在每艘大船上下,都忙碌着不下于五十人左右的工匠,好家伙,光这十艘“灭虏”,就有一百多工匠,看来造船业真的是耗人耗钱啊。

    再往远处,是完成舾装即将下水的五艘“平倭”级战船,按照第一任船长的名字,以此的在往上面刊印着编号和名称。连同这五艘“平倭”战舰,目前苍南共有“灭虏”级战船五艘,“平倭”级战船十艘,而且都已招足船员,金乡水师第九军、第十军、第十一军、第十二军,共八千余水兵,此时正奉命职守。

    也就是,即使不算上大明水师的队伍,目前大明抵御荷兰侵略者的战舰,已经达到了十五艘,比起荷兰人的十一艘盖伦战舰,无论是质量,还是数量,都已经远远超出,这一战,大有可为!

    而随着观察的深入,晏世轮发现在较远的一处很大的空地上,不下于一百余人的工匠,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着什么。看着他们尚未完工的活计,实难看出这是哪一种船型?比“灭虏”还要大将近一倍的船身,却比“平倭”还要狭窄。这是什么船?把船建成这样,无外乎增强其速度,但是既然要了速度,为啥不把船建的一呢?难道,这是传中的五桅杆战船“荡奴”级!?晏世轮一时心潮澎湃。一直以来,由于没有良好的木材,完成较大船体的主料工作,“荡奴”船一直停在了概念阶段。而这款将来驰骋世界的战船,受到原料供应的问题一直没有进展,是晏世轮和宁凤晨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的。

    在欧洲征战的这将近一年以来,宁凤晨格外留意可以建造一百五十米左右船只的木材。恰好瑞典什么都缺,就不缺木材,终于让他搞到了一批。再经过漂洋过海后,三个月的时间,这些造船良才出现在了金乡船厂。

    晏世轮走近后,发现造船总工付明方正拿着个大喇叭口喊话,指挥工匠将一根长约四十米的木料竖立,并与其他事前预制好的材料进行连接,连接完成后,看上去就像是海洋生物的骨骼,不禁道:“这是不是在铺设龙骨?”

    付明方看到是晏大人来了,当即欢喜的走过来,有问必答的对其讲解起来。当时欧洲造船需要的木材主要是橡木(柞木),大明古代造船主要用的是樟木类的木材,比如楠木,造船不会用最硬的木材,他要求的第一是耐腐蚀,俗话,日晒千年松,水泡万年樟,第二韧性要好,抗拉强度要高,太脆是不能用的,还要收缩率低,不能泡了水以后,和泡水之前,体积变化太大,是不行的,至于为什么不能用太硬的木材,付明方举了个例子,他加工过一棵硬木,光分割木材就十分困难,五条锯带轮流,一边锯一边磨,一棵树,害了他一天,锯不动,这棵树直径才半米,钉子几乎都不进,硬钉进去,就裂了,要么钉弯了折断了,所以,这个时代的船,未必能用到好木,他们只能用好用的木,粗大笔直,然后在符合上述条件即可,硬度适可而止。

    付明方还,东南亚适合造古代帆船的除了樟木(海南台湾等地的量很大)外,东南亚的坤甸性能也相当好,坤甸也是樟科的,俗名铁樟木,古代和现在都多见于码头墩,这种树木在东南亚很多,量很大,缅甸,泰国所产的柚木做船板也是很好的木材,甚至做船板要比橡木还好,而真正的历史上,大明也没少从这个地区砍伐柚木运回国内造船,而东北亚(日本)的树种主要就是柞木也称做英国橡的,还有松木和杉木,英国以前出口过不少柞木冒充橡木的,

    晏世轮见到再过月余,这十五艘战舰都可以迎战,就放下心来。饶有兴趣的观看其他工匠。不远处,正好有两名工匠,运用着宁凤晨“发明”的脚踏圆锯,正在进行锯木。付明方见到大人如此,便道:“大人,金乡军造船快捷,多亏此物,宁大人真乃奇人也!”其实付明方对于晏世轮“挖走”宁凤晨一直耿耿于怀,这么优秀的一位“匠师”,怎么就跑去打仗了?

    晏世轮微笑不语,继续向前走着,看到了一些工匠在测量制作配件(肋骨),还有不下三十人的一处工地内,众人利用木质的工装,进行着缆绳的编制。一切人都是那么的投入,而通过“流水线”改进生产工艺后,既减少了浪费,又提高了效率,所以,如果此时单比效率,金乡军绝对是此时的世界第一。最后,晏世轮来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