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武则天称帝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天时期,科举制度已基本定型,新的官员很多是出身寒微的,他们需要最高层的重用,而武则天就成了他们的总代言人。一大批文人学士成为武则天的鼎力助手。武则天则利用他们来打击旧贵族的反对势力,巩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。

    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,做事心狠手辣,就连亲生儿子都不肯放过。武则天一共生有四子,长子李弘,次子李贤,老三是李显,老四是李旦。第一个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李弘。公元656年,太子李忠被废黜,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。李弘为人忠厚,处世谦虚忍让,而且很具有政治才干,高宗和大臣们对他都很满意。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,高宗想把皇位传给李弘。

    武则天却不愿意让儿子来侵夺自己已经习惯专权的政治权力,而且儿子一旦即位,自己的权力梦特别是女皇梦就要破灭了。况且,李弘不是那么听武则天的话。于是,在权力和亲情之间,武则天选择了前者。公元675年,武则天用毒药将年仅24岁的儿子李弘毒死。

    李弘死后,高宗由于精神受到刺激,再加上原来的头疼病,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,他已不能再操劳国家大事了,于是就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。但是,朝中大臣们极力反对,武则天没能如愿,但这对于武则天却是个极大的刺激与鼓励。

    李弘死后的一个月,李贤被立为太子,李贤在处理政务过程中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,加上宰相们的辅佐,武则天又感到了权力将要离她而去了。所以,武则天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,荒废政事。公元600年农历八月,李贤被废掉太子身份,贬为庶人,后来又被迫迁到巴州。

    在李贤被废掉太子的第二天,三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。683年,唐高宗病死,立下遗嘱,让太子即位,但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,这成了武则天日后专权乃至成为女皇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,他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。李显为人非常软弱,所以对于让他即位,母亲还是比较接受的。但中宗也没有将宝座坐热,仅仅两个月就被武则天赶了下去。中宗即位后,想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,但是父亲高宗临死时立的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,中宗便不可一世地说:“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,又能怎么样?”裴炎便报告了武则天,武则天立刻召集大臣们到了乾元殿,将中宗废为庐陵王,幽禁在深宫之中。幽禁中宗后,武则天把小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,即唐睿宗。

    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,但不许他处理朝政,一切大事都由自己来决定。逐渐地,武则天做女皇的愿望更加强烈了。

    武则天首先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,准备将来做都城用。她还把唐朝文武百官的名称进行了变动:尚书省改成文昌台,左右仆射改为左、右丞相,门下省改为鸾台,侍中改为纳言,中书省改为凤阁,这明显地是体现了女性特征。原来的宰相名称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也改成了“同凤阁鸾台三品”。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改了名称:吏部改成天官,户部成了地官,礼部是春官,兵部是夏官,刑部是秋官,工部是冬官。御史台分成了左肃政和右肃政两台,由左台负责监察朝廷,右台负责纠察地方郡县。

    武则天这些为以后做女皇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,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。公元684年农历九月,原来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起兵反抗。

    徐敬业在扬州起兵,十多天便召集了十万兵马。唐朝著名诗人、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专门写了著名的《讨武曌檄》。据说武则天看了之后,并没有生气,而是感叹这样的人才没有为她所用。可见,武则天在用人上还是用些气量的,也很爱惜人才。

    武则天连忙调动了30万兵马迎战,让李孝逸领兵平叛。徐敬业不久便连遭失败,他和骆宾王先后被部将杀死。只用了40天的时间,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,武则天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大的政治危机。

    在平定徐敬业的叛乱之后,武则天又对宰相班子进行了调整。因为宰相裴炎在这次危机中不但不帮助武则天对付徐敬业,还以此要求她还政于睿宗,结果被武则天处死。然后,武则天又罢免了其他几个宰相,补韦方质、武承嗣、韦思谦为宰相。以后的两年内,武则天对宰相班子进行了频繁的调整,建立了效忠于自己的执政集团。

    为了给自己做女皇铺路,武则天在舆论方面利用迷信等手段来为自己树立威信。比如他的侄子武承嗣派人送一块刻着“圣母临人,永昌帝业”的白石头,谎称是来自于洛水。武则天十分高兴,遂改年号为“永昌”。武则天还接受了睿宗和群臣上的尊号“圣母神皇”。这在历史上是绝对没有的,原来的皇帝只有在死后才有尊号,武则天打破了这个惯例。

    武则天为做女皇做的这些准备,遭到了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李元嘉的武力反抗,但不久就被平定了。从此,再没有人对武则天的权势提出过挑战。

    公元690年,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,先借佛教僧人之口广造舆论:“武后为弥勒佛转生,当代唐为天子。”后来,她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,请改国号之事。然后,她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基,改唐为“周”,自号“圣神皇帝”。因此,武则天还把自己名字的“照”,改为“曌”,意为武氏王朝将如日月当空一样,长久永存。

    武则天称帝后,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,为广揽人才,不计门第,不拘资格,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,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。认为“建国之本,必在于农”,命人撰成农书颁行天下。她继续推行均田制,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、营田,成效显著。她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,在独掌政权时,还大修地方水利工程,并且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官吏的标准。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,并且使国家粮仓储备充足、地方储粮富足、人口显著增加。

    武则天掌权时期,也有很多过失。执政后,她多疑臣民不忠于自己,任用索元礼、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,严酷逼供,奖励告密,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。一些污吏刑讯逼供,诬陷于人,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。她晚年好大喜功,生活奢靡,崇佛教、建寺院等活动,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,宠爱男嬖张昌宗、张易之兄弟。二人狐假虎威,作威作福。

    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,排除万难和阻碍,在执政时期,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,社会安定,经济发展,上承“贞观之治”,下启“开元盛世”。但是,她后期执政的弊端,使她的功过参半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